朱棣与三哥朱棡之间的关系可谓是水火不容。朱棣在掌握政权后,不仅对其大侄子朱济熺大肆打压,还将这个毫无影响力的朱济熺推上了晋王的宝座。此举正是为了报复朱棡。同时,朱棣也是对晋王一系进行重重打压,试图削弱他们的势力。为了达成这一目的,朱棣甚至篡改了史书,描绘晋王为一个无能且暴虐的废物。但可惜的是,他无法改动所有的历史记录,否则我们也许真会被他伪造的历史欺骗。
那么,朱棡在历史上如此不堪,为何朱元璋依然将兵权交给他,而不是让位于朱棣呢?显然,朱棣在这其中隐瞒了真相。朱棡在父亲朱元璋统治时期的确是位有能力的皇子,对国家立下了赫赫战功。朱棡最大的贡献是协助父亲处理了叛将蓝玉,同时斩杀了大量蓝玉的同党。在这场权力斗争中,颖国公傅友德和宋国公冯胜与朱棡关系相当密切,这两位赫赫有名的将领正是朱棡对抗蓝玉势力的中坚力量。不少蓝玉党的人马中,许多骨干成员都是朱棡的旧部,怀远侯曹兴就曾长期担任朱棡的辅佐,相当于锦王的军务大员,而号称“双刀”的王弼也曾被朱棡派往辽阔的大漠,追击元军。
在蓝玉事件爆发之前,朱元璋在洪武二十六年农历正月初二的时候,派人找朱棡,要求他与傅友德、冯胜等人共同掌握山西和河南的兵权,将怀远侯曹兴和定远侯王弼也调入他的麾下。当朱元璋下达血洗蓝玉手下的命令时,朱棡迅速行动,他第一时间联系了曹兴与王弼,并在短时间内斩杀了会宁侯张温、安庆侯仇正、徽桑伯桑敬等人,还抓捕了东筦伯何荣和永平侯谢成等罪犯,甚至抓获了许多蓝玉的普通军官。在这场腥风血雨的清洗中,锦衣卫负责情报的搜集和证词的寻找,但真正走上前线,肆意杀戮的却是朱棡。
正是因为朱棡展现出的出色才能和巨大本领,朱元璋才赋予了他不可忽视的权力。朱棡利用这个权力多次对朱棣进行侦查,甚至手下的千户也敢于强取朱棣的果园,让朱棣感到委屈与愤懑。朱棣的地盘相较于朱棡的富裕程度大打折扣(当时山西为北方赋税首府),他的部下也没有傅友德与冯胜这样的政治巨头,兵力自然也比不上三哥。因此,朱棣只能隐忍不发。好在三哥朱棡英年早逝,加上朱元璋将三哥的老部彻底铲除,而朱棡在历史上发展势力的势头,如今看来,朱棣心中潜伏的反叛意图才得以萌生。至于在洪武二十三年的那次征战中,朱棡并未亲自参与,而是被父亲安排去照顾太子,因此朱棣自然想要在这一关键节点对朱棡进行冷嘲热讽。
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