沆:沆字的意思/解释/读音/来源

503-365 2025-07-10 20:36:16 admin

基本字义https://www.ziqqq.com 提供 hàng ㄏㄤˋ 〔~瀣〕露气,如“呼吸~~兮餐朝霞”。 〔~瀣一气〕喻气味相投的人勾结在一起。 大水:~茫。~漭。

方言集汇https://www.ziqqq.com 提供 粤语:hong4客家话:[梅县腔]kong5[海陆丰腔]kong5[客英字典]hong3kong5[宝安腔]hong2[客语拼音字汇]hang1hong2[台湾四县腔]kong5潮州话:何红5(杭)

详细解释https://www.ziqqq.com 提供 沆 hàng〈形〉(形声。从水,亢声。本义:漭沆,沆漭:水泽广阔无边的样子) 同本义 [vast]。如:沆漭(水波浩渺的样子);沆沆(沆茫。水面广阔无际的样子);沆浪(水广阔而汹涌的样子)

词性变化https://www.ziqqq.com 提供 沆 hàng〈名〉

大泽 [lake] 齐人谓湖曰沆。—— 郭缘生《述征记》白色霭气 [white mist]。如:沆瀣之水(夜半由露气凝结而成的水);沆瀣(秋天早晨的白色霭气);沆瀣相投(彼此志气投合)

《康熙字典》https://www.ziqqq.com 提供 《巳集上》《水字部》 ·沆 ·康熙筆画:8 ·部外筆画:4《唐韻》胡朗切《集韻》戸朗切《韻會》合朗切,音骯。《說文》莽沆,大水也。一曰大澤貌。《博物志》停水東方曰都,一名沆。《張衡·西京賦》滄池漭沆。 又沆茫,水草廣大貌。《揚雄·羽獵賦》鴻濛沆茫。 又沆瀁,水深廣貌。《木華·海賦》浺融沆瀁。 又沆瀣,露氣也。詳瀣字註。 又《廣韻》胡郞切《集韻》寒剛切《正韻》下郞切,音航。水流貌。一曰渡也。 又《集韻》舉朗切,音。義與莽沆同。 又《正韻》口浪切,音亢。《前漢·郊祀歌》西顥沆碭。《註》白氣也。沆或讀若抗。

说文解字https://www.ziqqq.com 提供 《卷十一》《水部》 ·沆莽沆,大水也。从水亢聲。一曰大澤皃。胡朗切清代段玉裁『說文解字注』莽沆、逗。大水也。西京賦。滄池漭沆。薛云。漭沆猶洸潒。亦寛大也。南都賦。漭沆洋溢。吳都賦、海賦皆云沆瀁。羽獵賦云沆茫。義皆同。从水。亢聲。胡朗切。十部。一曰大澤貌。風俗通山澤篇曰。傳曰沆者、莽也。言其平望莽莽、無涯際也。沆澤之無水、斥鹵之類也。今俗語亦曰沆。水經注巨馬河篇曰。巨馬水、又東徑督亢澤。荆軻轉之督亢地圖也。引風俗通沆莽也云云。是則沆通作亢矣。

Englishhttps://www.ziqqq.com 提供 a ferry; fog; flowing